首页 > 新闻 > 人物 > 正文

58岁大山:不再穿着唐装作揖拜年

2023-12-17 17:53:06
字体:
来源:转载
供稿:网友

走进“肖申克”

“哗啦啦”,监狱大门打开,“新来的”到了“肖申克”。舞台上一溜站开,不管“老人”“新人”还是狱警、典狱长,一水儿西方面孔。他们一张口,能吓人一跳,都是地道的中文普通话。看排练前,以为大山肯定是演员里汉语最拔尖儿的,看完发现,他只是最拔尖儿的之一。

“好几个人是在北京长大的。他们那中文,比我溜。”大山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说。排练场后方的墙壁上,贴着几个大字:“进了肖申克,必须说普通话!!!!”这是导演张国立对所有演员的要求。

大山是第一个敲定的演员。一开始,他有点犹豫,一群外国人用中文演话剧,史无前例,“该不会是变相的‘汉语桥’吧?”30多年前,他出名的1989年,中国的国门打开还不久,洋人能把中文说利索,还会说“盖了帽儿了”,那简直就是新闻。“今天不能再演那样的节目了,时代变了,我也变了,不能现在上了台还是给大家来段绕口令啊。”后来听说导演是张国立,又是龙马社的项目,还是经典的戏,他放了心。

从1982年小说问世,“肖申克”的故事已经被反复演绎了40年,这部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作品无疑是普世的。故事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,一群西方面孔也很合理,剩下的,就是台词是否本土化和演员能否准确传达感情的问题。

如何塑造瑞德,大山提出了不少意见,作为故事的讲述者,他的旁白充满文学性,可是当瑞德到了故事里,是不是还这样文绉绉地说话?“他毕竟是个监狱里的囚徒,不是文人,进入戏里的时候,和旁白的感觉不能一样,虽然是一个人,需要不同的处理。”对于细节,他和导演张国立抠了很久,细到是不是偶尔可以带脏字,某句话能不能加“他妈的”。

大量旁白极考验朗诵水平,凑巧的是,大山在之前两年意外地做了准备。2020年,疫情把所有人关在了加拿大的家里,不能去线下演出,大山琢磨着居家能干点什么。那时,短视频平台正在兴起,他观摩了一阵海外博主们的内容。分享生活他接受不了,“起床,吃早饭,做个咖啡都要拍,不行不行,我没那么强的分享欲。”和他一样的跨国婚姻的内容他也看过,觉得挺纳闷,怎么两口子都一起生活好几年甚至半辈子了,讲的文化差异还跟第一天认识似的?他没有这样的段子,也不想暴露家人的生活。评论国际局势、时事政治更不是他的专业,相比输出观点,他还是愿意精心准备好一个节目,表演给观众,让观众评论。

思来想去,他想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些中国古诗词,而且在以往的演出中,一赶上大段独白,他感觉自己的中文还是有点磕巴和生硬,不如趁这机会好好练练。于是他花钱在家装修了一个小录音棚,买了专业麦克风,开始录制。让他意外的是,喜欢古诗词的海内外网友不在少数,录制几条之后,点赞和阅读量噌噌涨起来,陈佩斯也来给他点赞,这一下鼓舞了他,逐渐又加上配乐,完善视频内容,从2020年夏天开始,一直没有间断。

后来,张国立和他开视频会议的时候对他说,在网上看了很多他的朗诵视频,话剧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故事的叙事者瑞德,正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。

“真是没有想到,居家的时候打算在朗诵方面做一点突破,结果从疫情走出来,这技能居然就用上了。等于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,这得尝一尝啊。”2023年11月中旬,大山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。

中文流利不意味着可以胜任话剧表演。进入“肖申克”的人,语言是最低门槛,有些演员日常交流很顺畅,可是一站上舞台,念起台词,展开表演,语调就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,水平直接下降几个量级,只能换掉。大山也有压力,他是剧中台词量最大的演员。

与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见面时,大山进入剧组已经快四个星期,他感觉心里有数了,尽管张国立说,按百分制,他们才刚达到35分。不过,所有人都已经能够脱稿,再经过一个月细排,2024年1月4日全球首演时,他相信能给观众一个惊喜:“绝对不是卖老外用中文演话剧这么个概念,中国观众早过了看外国人说中文就新鲜的时期了,我们是认真排出了一个高水平的精品话剧。”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