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开发 > Javascript > 正文

分析 JavaScript 中令人困惑的变量赋值

2020-02-29 15:15:29
字体:
来源:转载
供稿:网友
Javascript是一门弱类型的语言,声明变量不需要声明其类型,var x 就可以等于任何类型的值。
比如:

var str = "string....";
var arr = ["this","is","array"];
var obj = {name:"caizhongqi",age:26,sex:"male"};
这些都是正确的,这似乎非常简单方便,但是这种方便也会带来一些令人难于捉摸的意外,看看下面的例子(例1):

<script> var x = "this is string";
 var y = x;
 x="ni hao";
 alert(y)
</script>

你可能一下子知道alert出来的就是“this is string”,没错,但对于用Java语言的程序员来说,var y=x 应该是把x在存储器中的地址(指针)赋给y变量才对,因此他们觉得应该alert出“ni hao”才会更符合Java语言的习惯,但JavaScript语言不是这样,字符串的赋值是直接量操作,直接把数据copy给y的存储空间。

再看看下面的例子(例2):

<script>
var x = ["hello"]  // 这是一个数组,只有一个元素,并且该元素为字符串类型
var y = x;
x[0] = "world";
alert(y[0]);
</script>

如果你还以为alert出来的是“hello”,那就错了。当 var y = x 时,x不是已经把它的数组给了y吗?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, 当 var y = x 时,x传的是它在存储器中的地址(指针)!x[0]="world" 修改了在原存储位置上的数据,因此alert(y[0])就是拿x的新值出来alert。混乱了吧?怎么一会儿是直接量一会儿是引用量呢?
不急,下面的例子将更加混乱(例3):

<script>
var x = ["hello"]  // 这是一个数组,只有一个元素,并且该元素为字符串类型
var y = x;
x = ["ni","hao"];  // x 将变成一个新的数组了。
alert(y[0]);
</script>

你的眼睛告诉你,alert出来的是“hello”!这让人捉摸不透古灵精怪的JavaScript!

周星驰的《国产零零漆》中有类似的一幕:
当星爷刚从深圳到香港执行任务时,袁咏仪从他的行李中发现一个吹头发的风筒,星爷说这其实是个须刨,把皮鞋拿出来一看却是一个风筒,一个貌似大哥大电话的玩意其实又是一个须刨。须刨与风筒把袁咏仪与观众都搞混乱了,哈哈哈哈,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片,第一次看时肚子都笑痛了。

回过头来再看看刚才的变量赋值,直接量与引用量的使用,就好像须刨与风筒换来换去,把我们都搞晕了。
其实问题出在对x的第二次赋值 x = ["ni","hao"] 上,我们看看变量在存储器上变化以及JavaScript在对待字符串类型与对象类型的不同: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